傳承勞動育人文化
構建勞動教育體系
進入新時代,我們更深刻認識到勞動教育對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獨特性與重要性。學校黨政工團全面協同,成立勞動教育項目組,制定勞動教育實施方案,全面規劃新時期學校勞動教育工作。
學校啟動勞動教育體制機制建設工作,完善相關公約、制度,構建符合“五育并舉”思想的新時期勞動教育體系,實現學校勞動教育的常態化、制度化、系統化、全程化。學校高度重視并確保勞動教育師資、經費、場地、設備的投入,包括增設專職教師、建設專業教室、開發勞育資源等,有效推動了勞動教育走向深入。
今天,我們在校園能看到一個開放式的小園子——“金蘋果”樂園,它承載著五一人對勞動教育的美好記憶,代表著我們對學校勞動教育文化的傳承與理解,表達著我們對孩子們平安健康的祝福和善于思考的期待,是學校在新時代全面推進勞動教育、塑造“金蘋果”勞動教育品牌的象征。
學校形成了“金蘋果”勞動教育體系的頂層設計,構建了勞動教育“3433”模式,即“三路徑、四領域、三實踐、三行動”,分別指從整體設計角度規劃的學科滲透、課程實踐和活動體驗三條實施路徑,勞育與德、智、體、美四育的融合,生活生產、藝術創造和科技創新三類勞動實踐,在低中高年級開展的“創美、勵耕、云帆”三大主題體驗活動。
體系的構建,進一步明確并規范了學校勞動教育實施的內容與路徑:學科滲透方面,系統梳理各學科教材中與勞育相關的內容,匯總成表,組織教師開展全學科、全學段精品課例的研究、打磨、推廣;課程實踐方面,開設巧手家政、快樂種植等貼近學生生活、富有時代意義的勞育課程,學生勞動課平均每周達到1課時以上;活動體驗方面,開展系列勞育主題活動,建立勞動公約,設置校園清潔日,組織勞動節,開展大國工匠系列活動等,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技能、感受勞動的意義。
為確保落地實施,學校同步推進兩項工作:一是探索評價體系。學校以表現性評價為基本手段,將學生勞動素養納入綜合素質評價,為學生在家的勞動實踐設計“五星評價表”,在學校的勞動實踐歸入“幸福星光評價”。在部分班級嘗試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評價與反饋。二是探索構建家校社協同機制,如定期組織家務勞動展評活動,開展志愿服務與公益性服務活動等,強化了家校社之間的聯系,深化了學生對真實社會生活的了解,提升了學生對勞動價值的認知。
拓展勞動教育空間
加強隊伍建設
學校通過基地建設、隊伍建設等舉措,不斷拓展勞動教育空間、夯實勞動教育發展基礎。
學校自建校以來就十分重視勞動教育,在勞動實踐專業場所和設施設置上有較強的先天優勢。這些年,學校先后配置了趣味建筑、家政等一批勞動實踐專業教室,目前,學校僅本校區就有勞動教育專業教室十余間。近兩年,為彌補校內種植用地的不足,學校在屬地街道等部門支持下擴建了種植園。這些種植園已成為孩子們在校內開展種植實踐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還與尚大沃聯福農場、稻香湖非遺科學城、厚澤食育教育基地等十余家單位保持長期合作,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在這一過程中,學校不斷加強對勞動技能和安全的指導。已研發“家務勞動”和“班務校務勞動”兩本指導手冊,計劃編制“實踐基地勞動”指導手冊。通過這些手冊和相應的預案、制度、演練,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勞動方法、流程,規范勞動行為,增強安全意識,真正實現勞動鍛煉人、培育人的目標。
學校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對于勞動育人有著深刻認識。在這支隊伍里,既有家政、趣味建筑等勞動課程的專職教師,也有各學科承擔勞育學科滲透任務的學科教師,還有教授種植等課程的兼職教師。學校把班主任納入其中,明確其具體負責人的角色,以此推動勞育全員性、群體性開展。
學校勞動教育項目組整體負責學校勞動教育工作的規劃落實,由校長掛帥,20余名行政干部參與。近幾年,學校在中芬教育交流活動中,多次以家政課程為研究專題,探討并推進新時代勞動教育。2019年,學校以“五育并舉,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為主題召開學術研討會,現場展示了家政、種植等觀摩課,在區域內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打造特色項目
樹立勞動教育品牌
勞動教育作為學校整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學校始終遵循“減負提質,融通‘五育’”的基本思路在推進,特別是“雙減”政策出臺以來,如何通過勞動來豐富學生課業生活,成為我們研究的重點。目前,學校正在著力進行三個特色項目的探索與實踐:
一是打造勞動教育品牌。在我們看來,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我們努力塑造五一小學“金蘋果”勞動教育的品牌,背后實質上是傳承五一的教育文化、五一人的勞動精神,這不僅是學校勞動教育體系化建設的終極目標,也是我們培育時代新人的自信。
二是加強“勞藝”結合。勞動創造美好生活,藝術提升生活品質。學校在建黨100周年之際開展了“300手編”活動,編100雙草鞋,編100顆紅星,編100個中國結,就是勞動和藝術結合的具體體現。
三是推動“勞科”融合。增加勞動的科技含量,開展創造性勞動,既是新時代勞動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培養未來勞動者的必然需求。我們在趣味建筑、種植等勞動教育課程中,不斷嘗試增加科技元素,促進學生腦體結合。對于引導學生客觀、全面地認識勞動的價值取得了顯著效果。
推進學校勞動教育,任重而道遠。如何融通“五育”、構建更科學的課程體系,如何進一步豐富校內外勞動教育資源,如何不斷擴大勞動教育專職教師隊伍、提高師資質量,這些都是未來需要面對的挑戰,也是我們系統推進勞動教育、傾力培育時代新人路上必攻之堅、必克之難。
(作者系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勞動教育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海淀區五一小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2年01月05日第5版
作者:陳姍